当建筑临水而设,建筑与水之间,必然形成某种微妙的关联。
水之于建筑,多会成为正向的景观资源,以包容的姿态,向人工建造物表达并传递着源于自然的美与能量。建筑又该对此做出怎样的回应?形态交融
位于越南胡志明市的“水上雅居”,由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出品。
建筑基地毗邻西贡河,设计将西贡河蜿蜒的弧线复刻于建筑之上,使建筑与河流拥有了相同的轮廓语汇。
绵延流淌之间,遥相对望之间,建筑与河流之间,好似在进行着一场无声而温柔的对话。
纯白色弧线飘板层层交错,在立面形成优雅韵律的同时,使得每户上方都能有一片直抵天空的区域,开阔的视野将水天美景尽收眼底。
背河一面,在住区内部也设计有形式相近的人工溪流,在景观上实现与自然、与建筑、与主题的呼应。
建筑低区部分的立面,则以另一种形式的折线呼应主题。这一变形式的曲折纹理既延续了建筑整体的曲线风格,又出现了局部微妙的变化,使建筑显得更为灵动。
以越南梯田为灵感的深咖色木质花箱,与建筑上部纯白色曲线,形成了白云苍天与繁茂大地的形式暗喻。
面对着朝阳公园的秀美景色,设计通过将建筑拟形为“层峦起伏的群山”,精心组织起一场“山与水”的对话,建筑与水面相互交融,构成一幅缓缓展开的山水画卷。
不对称的双塔办公楼,瘦削凌厉的造型如破土而出的峰,挺拔于湖畔之上,连接塔楼的拉锁结构透明通亮。
建筑组群内部,则再现了“峰、涧、溪、石、谷、林”等自然形态和空间。
高层双塔如巍峨高山屹立于最前方,多座小尺度低层商业办公建筑退居其次,“如被山涧长期冲刷的卵石”,不同体量的建筑形态各异,高低错落,形成丰富层叠的自然意境。
肯特街公寓
在建筑与水之间创造出值得玩味的视线交互,建立空间层面的活跃对话,允许建筑最大程度享受水景资源的同时,也为滨水增添岸线活力。
美国纽约416-420肯特街的住宅项目位于布鲁克林地区的滨水岸边,设计通过丰富的体块进退关系,创造出层层立面错台,使建筑的视野可以将威廉斯堡大桥、东河和曼哈顿市中心的东侧远景全都收入眼帘。
悬臂结构的使用,造就了大跨度露台,建筑犹如悬停于水面之上的台地梯田。丰富错动的轮廓线,与水面形成收放有致的交互关系,进退之间彼此成就,构成滨水线上独特的框景。
住宅内部采用超低窗台,室外自然光伴着夕阳余晖洒入室内,水天一色的绝美景色是建筑最值得骄傲的卖点。
设计师柳景康认为,实现豪宅与自然的融合,融入它、成为它、享受它,使两者间的对话和谐而优雅,才是PULSA区别于其他豪宅的精妙之处。
地块可用面积有限,地处40°斜坡,高差大约22米,势必会造成局部视线遮挡。通过详细的设计分析,最终设计选择顺应山势,并将上排地基抬高2米,保证上下层住宅都能更多角度朝向浅水湾,最大程度接受到无敌海景。
正如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,是无言而恰到好处的默契。建筑与水之间更为高级的对话,大概也是一种不突兀、不夸张,静默而契合的彼此独立,却又相互渗透。
简单、纯净、壮丽,在这里由建筑与水面共同营造的独一无二的感性序列令人动容。
阳光聪明地成为两者关系的调和剂,在两者表面都绘制着精妙的光影图案,光线顺着建筑延伸向水面,以另一种方式模糊了两者界限,延续了整个空间关系。